香港有個隕石坑?
鄧國章〈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導師〉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維多利亞港兩旁四周的地形?香港島的山峰由西面的堅尼地城起微微彎曲,延伸至東面的筲箕灣;至於九龍半島西面的筆架山,則微微彎曲至飛鵝山,而止於東面的魔鬼山。兩組山脈組成了一個缺口的「環形山」地貌。這個環形地貌的成因一直有不同的解釋。早期一般被認為這是一個受長期風化侵蝕的岩基穹窿(Batholoth),因為這組山脈主要由花崗岩所組成。暑假期間香港太空館舉辦了一個講座,分析了不同的假說來解釋這個「環形山」地貌。可惜筆者當時不在香港,及後亦未見有任何跟進討論。因此,筆者在此再介紹這幾個假說,引發大家對香港地質歷史的興趣。

怪石嶙峋的獅子山頂 魔鬼山 花崗岩 - 獅子山

假說一:風化的岩基穹窿
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區恰好位於一個直徑約11公里近乎完美的圓形花崗岩體中部,這岩體統稱為九龍花崗岩。九龍花崗岩體呈圓形的平面形態,明顯不同於受區域斷裂控制而出現的岩體;而花崗岩屬於深成岩,粗粒的結晶反映成岩時理應埋藏在地下深處,構成一穹窿岩體。因此,早期地質學家多相信維港區就是岩基穹窿經長期剝蝕作用而出露產生的,岩基的邊緣陡削地下降,造成今日的維港兩旁的群山。

疑點:
九龍花崗岩體呈圓形產生的特殊形態,常為復活破火山或火山穹窿等構造的中央侵入體所特有。火成岩侵入體與其接觸的圍岩常常由於熱力接觸而變質,應留下很多岩石証據。從調查資料顯示,九龍花崗岩以細至中粒和細粒花崗岩為主,在九龍南部和尖沙咀一帶、香港島西部和柴灣、石澳等地,還可見細粒相與中粒相呈「相變」過渡關係,而非侵入接觸關係,並且不同粒度花崗岩之化學特徵基本一致,因而推斷並不存在明顯侵入接觸關係。

九龍花崗岩體除西北側為更早形成的沙田岩體外,其餘圍岩均為環狀圍繞的火山地層,主要為火山碎屑岩類,產狀有較明顯的圍斜內傾特徵;因此這區肯定並非單一火成岩侵入體的成因。此外,從其後野外調查和火山岩相研究更指出上述火山岩圍岩基本上都屬同一冷卻單元、即同一時期形成,與中央部分不同。本區具環形和放射狀斷裂特徵:大致以尖沙咀為中心,一系列環狀和放射狀斷裂構成了本區的基本斷裂格架,這亦非岩基穹窿侵入體常見的現象。

假說二:隕擊坑 (Impact Crater)
十多年前,本港一位天文愛好者陳鑄略先生認為這個維港環形山地貌是一個隕擊坑,約在一億年前成形,而太平山和大老山是隕擊坑的圍壁,且在「香港隕擊坑」外緣的東北和西南面有一大面積散佈的熔融(eutaxile)岩石。

疑點:

  1. 太平山和大老山是隕擊坑的圍壁,這論點不符合同規模的隕擊地貌。因為小型隕擊坑(直徑少於15公里)的圍壁外牆並不陡峭。
  2. 隕擊坑的中央峰(衝擊錐)是由隕擊產生的強烈應力波,使坑底中心的岩石向上反彈而成。何文田是個隕擊而成的中央峰?「香港隕擊坑」只是小型結構,坑底又屬硬質的花崗岩,即使有中央峰,它不會高如何文田山100米的高度。
  3. 隕擊地貌常有多環結構,但「香港隕擊坑」卻沒有。
  4. 「香港隕擊坑」為何被維多利亞港貫通,什麼力量使西面圍壁(圓圈虛線部份)消失了?如果這窄身的維港本屬火山岩,為什麼只有一水之隔的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北卻是花崗岩呢?
  5.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劉建中教授指出「迄今為止,中國沒有發現隕擊坑。」原因是學者定義隕擊坑,除了地表具有由隕石撞擊地表的衝擊波所造成的環形結構外;其次是環形結構的大小,一般定義為「隕擊坑」的環形結構直徑都超過30公里,因此「香港隕擊坑」並不及格。此外,本港亦未找到由衝擊波形成的岩石「衝擊紋」証據。這些方面可歸納為証據不足吧!
  6. 「香港隕擊坑」若已有一億年歷史,那麼按照香港的濕潤氣候、活躍的侵蝕營力及海平面活動,理應把有關坑面証據侵蝕殆盡,構成在實証研究上有很大限制!近年有關放射性銥元素的隕擊含量分析可能是解開這個謎的重要鑰匙。

假說三:復活破火山 (Revived Caldera)
2007年,中國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的邢光福教授,聯同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及香港土木工程署的學者共同提出,認為這個環狀地貌應該用復活破火山去解釋。

破火山口是由於火山頂部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撐崩塌形成,外狀似崩口的近圓形凹地。「復活」(Revived)是指破火山口形成後再有火山活動的意思。

據九龍花崗岩體圓形的平面形態、圍岩火山地層(火山碎屑岩類)、圍科內傾產狀,具環形和放射狀斷裂…等証據,都確認香港島、九龍一帶曾發育(晚中生代)大型復活破火山構造、稱之為九龍復活破火山,而九龍花崗岩體為破火山口塌陷後侵位的中央侵入體。這假說的地質地貌表面証據均較合理,較為可信。

| 首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